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指出:“对于多数人来讲,每天平均超过 80% 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相较于室外空气污染,其实室内空气质量对公众的个人健康影响更大,可调控性也更高。从此次调查中可以看到,中国公众已经开始具备室内空气净化的意识,但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防护,产业界和科学界在推动相关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同时,也亟待普及相应的科学知识。”
霍尼韦尔中国研发中心首席研究员王莉博士进一步分析指出:“公众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认知和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公众缺乏相应的防护知识,而且对室内空气净化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缺乏必要的了解。” 根据王莉博士介绍,目前室内空气净化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介质过滤、静电过滤以及新风系统。但调查显示,公众对这些核心技术明显缺乏了解,反而较为熟悉加湿 / 除湿、异味吸附以及紫外线杀菌等改善室内环境的辅助功能。这也导致了已经购买过空气净化产品的受访者中,仅有不到两成(16%)受访者认为产品达到了预期效果,而近六成(56%)其实并不清楚实际的净化效果。 期待企业、物业和政府有所作为。近年来,虽然也有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但从全国范围总体来看,由于各个环节之间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对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仍基本处于“缺位”状态。调查显示,公众对进一步改善工作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期望颇高,尤其希望企业、物业和政府未来能够有所作为。 多数 (64%) 受访者认为工作学习场所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但普遍 (76%) 反映其工作场所目前还没有安装或不清楚是否安装了空气净化设备。多数受访者认为物业所有者 (35%) 与物业管理者(27%) 应当为监测和改善办公场所空气质量负主要责任,另有一部分 (20%) 受访者认为主要应该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并进行监督。 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秘书长邓高峰表示:“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确实需要各方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和政府都应该发挥相应的职能。现阶段,我们需要加快制定和落实符合我国国情的各类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促进空气净化行业的良性发展,不断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以更好地回应和落实公众的关切和期待。” |
热门标签